6月13日早盤,滬指小幅下跌,創業板指沖高回落。盤面上,半導體、科創板次新股、AI芯片、Chiplet概念、AI手機、星閃概念、高帶寬內存、電機等板塊位于漲幅榜前列。貴金屬、雞肉概念、豬肉概念、化肥、醫藥商業、煤炭、航空機場、草甘膦等板塊表現不佳,領跌市場。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下跌0.30%,報3028.28點;深成指下跌0.40%,報9233.07點;創業板指上漲0.37%,報1786.04點;科創50指數上漲0.79%,報760.92點;北證50指數下跌0.07%,報741.31點。兩市上漲個股有2054家,下跌個股有2996家,51只個股漲停,協和電子8連板,國風新材、華聞集團4連板。兩市半日合計成交4627億。
滬深個股方面,半導體強勢,科創板次新方向領漲,康希通信、艾森股份、碧興物聯、歐萊新材等多股20CM漲停;PCB概念股反復活躍,協和電子8連板,安路科技、晨豐科技、好上好等漲停;蘋果概念股繼續走強,杰美特、瀛通通訊、天音控股等漲停;機器人概念股盤中拉升,斯菱股份、步科股份漲超10%。下跌方面,豬肉展開調整,華統股份跌超5%。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AI開啟算力時代,國產算力產業鏈加速。AIGC引發內容生成范式革命,云端算法向大模型多模態演進,硬件基礎設施成為發展基石,GPU、HBM等供應緊缺。在海外HBM產能緊缺的背景下,國產算力芯片、存儲芯片迎來國產化窗口期。后摩爾時代算力需求爆發,制造工藝技術創新突破,一方面,算力急需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先進封裝工藝迭代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國內封測龍頭正積極布局;另一方面,先進制程在臺積電、三星電子等龍頭競爭下邁入3nm時代,國產龍頭也在奮力追趕。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1)生豬養殖方面,對于今年下半年豬價預期或可更樂觀,資金壓力等因素制約下行業/上市公司產能或不會出現快速明顯增加、明年豬價或亦值得期待。同時,行業及多數上市公司養殖成本近期持續明顯下降,單頭盈利空間有望放大。本輪周期豬價反轉后自繁自養生豬養殖盈利或有望回歸正常周期規律、持續1年以上。2)肉禽養殖方面,產能收縮+豬雞共振,24H2肉禽養殖鏈景氣有望上行。3)動保方面,豬用產品銷售或尚未出現明顯向好拐點。
中金公司表示,由于下游需求回落,覆銅板價格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一直呈現下跌趨勢,而2Q24開始主要的覆銅板廠商對不同類別的產品均有提價動作,主要因為今年上半年以來銅價及電子玻纖等上游原材料價格均有所上漲,而下游PCB廠商受益于人工智能、消費電子、服務器等領域的復蘇需求逐步恢復。隨著AI服務器、HPC、交換機和存儲等基礎設施系統對高端PCB產品帶來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下游消費、工業、汽車等領域庫存逐步恢復正常,覆銅板價格及盈利水平有望持續修復。